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

公告
查看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思想宣传
关注科技创新 积极履职尽责——《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读书心得

浏览:5376&苍产蝉辫;发布人:宣传部&苍产蝉辫;2023/07/13/15: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必须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当前,我们进入了一个追求并加速创新的时代,世界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在努力加大科研投入,我国更是把创新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最近,我读了英国学者马特·里德利着的《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出版)。该书讲述了历史上多项重要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如蒸汽机与搜索引擎、疫苗和电子烟、集装箱、芯片、抽水马桶等的故事。通过大量的案例,里德利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对创新产生的逻辑、创新的价值和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结合作为政协委员工作的实际,谈几点感受:

1.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营商环境尤为重要

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常常得益于多重因素的推动,比如资金的投入、人才的积累以及政策的推动等。除此之外,自由的竞争环境往往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个自下而上、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演化过程,自由永远是催生创新的发动机。引领未来创新,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和社会环境。当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可以自由贸易,各地的文化和思想可以充分交流与碰撞,创新才会发生。书中列举的诸多技术创新的案例都证明了,越是自由、开放的地方,越容易产生创新。中国提出实行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些举措推动了全球贸易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中国的创新规模和发展进程。中国在数字化领域的创新,使商品交换和人们的思想得以突破地理空间的界限,实现联结,极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生活的便利化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这实际上是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2023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就对标一流,对持续推出创优营商环境举措作出部署,省政协也把相关提案作为中共省委书记重点系列督办提案。

2.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迭代的过程

书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创新存在于一次次悄无声息的缓慢迭代中,将会一直沿着自己的轨道向前演化发展。这就是绝大多数创新产生的逻辑,一个最朴实的真相。以前我们总认为,创新往往是在某个时间点上某位或某些天才人物的突发奇想。但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创新是大批研究者前赴后继的过程,都经过了前人不断摸索和大量失败的经验积累,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产物。无论是当年的蒸汽机,还是后来的飞机,今天的互联网等,其刚刚开始面世的时候,往往存在很大的缺陷,非常不成熟。对于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很多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可能会遭遇所有人的反对。同时,我们也发现所有这些探索和积累的过程,恰恰也是每一项成功的创新成果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中国的成功,不在于出现了天才人物,而在于有无数平凡但不平庸的人们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对于我们政协委员来说,履职过程中也应该做到:一是具有踏实勤奋的精神,做好基础性的调研,探寻事物的真相,善于问计于民。百姓的智慧不可低估,我们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去请教百姓的意见,收集民情、民意,形成长效机制。二是敢于标新立异,创新工作的方法和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努力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和成效。要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

3.成功的创新成果往往是因为其契合了社会需求

我看了书中很多故事之后,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尽管部分创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或者是需要一些机缘的,但大部分的创新成果,最终能够被社会认可并广为接受,成为社会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键是这些成果契合了当前社会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相对超前性的创新成果,但当前社会还没有形成广泛需求,或者不能被社会所接受,往往也难以生根发芽,不能得到迅速的推广,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我们政协委员履职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当前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要关心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人民群众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以及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履职成果。

4.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热点和中心

作者在书中也表明:毫无疑问,中国的创新发动机已经点火,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的创新规模和创新速度可能将超过其他任何地方。过去,中国只是作为聪明的复制者,通过模仿西方产物和工艺来追赶西方,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正大步迈向未来:互联网的使用完全转向移动端,消费者不再使用现金甚至不再使用信用卡,移动支付已经非常普遍。中国在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核能和太阳能领域也已经遥遥领先。我认为,这不是吹捧或刻意迎合中国读者,而是从多个领域来看,中国创新的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作者认为,解释这种创新狂热的速度和广度的原因,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工作。中国公司家致力于“996”工作制,愿意投入时间、愿意试验、愿意实践、愿意承担风险。我作为政协委员,也深感振奋。我认为,中国要想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注重人才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同时,要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特别是制度优势、体制优势、人才优势、队伍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催生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杨莲娜)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