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协“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界别协商会”、“推进城乡绿色发展对口协商会”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口协商会”分别于10月28日、11月25日召开,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副主任、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土资源研究所所长、省重点智库“安徽省农业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民革安徽农业大学支部主委於忠祥在三次会议上,分别作了《实施“源”“汇”管控并重,全面推进我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国土空间管控,推进城乡绿色发展》《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会议发言,得到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农委、省国土厅、省住建厅、省林业厅、省人社厅等省直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在《实施“源”“汇”管控并重,全面推进我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发言中,於忠祥针对我省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有两大污染方式,即“源”和“汇”的实际,提出了六点建议,包括:实施化肥农药负增长行动;建立发展有机农业的服务平台和市场机制;坚持“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将粪便和秸秆归还农田;修复和完善农村塘坝体系,发挥其拦截水土和净化功能;建设植被过滤带与人工湿地,构筑农业面源末级“汇”污染防治屏障。
在《强化国土空间管控,推进城乡绿色发展》的发言中,於忠祥认为,实现城乡绿色发展的落脚点还是要回归到“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生态”的本位上来,其关键是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强化管制。为此他提出了“一回归,两转变”的建议,即推进“以用定地”向“以宜定地”回归,引导城市土地格局重构;推进城镇村发展由“摊饼”式向“卫星”式转变,全力打造田园城镇;推进由用地项目管控向用地空间管控转变,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言中,於忠祥认为,安徽省要从“建设特色城镇,助推农地流转,造就双向人才”等方面来激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此,他提出了“三互动机制”的建议,即建立产城互动机制,打造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体系;建立农户与经营主体互惠共赢机制,推进农村承包地流转健康运行;建立就业与种地双向培训机制,造就一批新市民和新农民。(民革安徽农业大学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