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

公告
查看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建立综合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浏览:5327&苍产蝉辫;发布人:补诲尘颈苍&苍产蝉辫;2009/04/10/10:37

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

(李志远代表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发言)

李志远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学院教授 博导

 

中共中央将“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选准着力点,稳步推进。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可从建立综合生态补偿机制入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对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07〕130号),为进一步探索做好生态补偿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综合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我省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出资支持和指导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和论证工作,对矿区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生态补偿有了初步成功的经验。但由于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补偿不能完全依理、依法进行,导致了补偿不到位,或者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相脱节的问题。因此,应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综合生态补偿机制。

一、建立综合生态补偿机制的对象

1、发展获益方对受损方的补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区域间横向的生态效益经济机制,可以理顺相邻区域间、流域的生态效益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就流域的生态补偿而言,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江河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过程中,上下游之间都存在着成本和效益相互转移的问题。市场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供需双方形成合作互赢。近年来,我省在实践基础上对流域生态补偿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99年底,因兴修水利工程,安徽省天井湖上游污染严重的新濉河改变河水主要流向,致使大量污水集中下泻注入天井湖,造成天井湖水面受污染面积8000亩,直接经济损失达610万元,经环保和渔业部门联合调查认定后,省政府不仅从省财政厅、省环保局的环保专项补助资金中补助20万元,用于解决天井湖受污染灾民生活困难,从打井经费中补助20万元用于解决天井湖受污染群众饮用水问题。还责成上游县政府对下游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定赔偿。实践证明,这对于提升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建立和谐社会关系是一项有效的政策。

2、对为保护环境放弃发展机会的对象进行补偿

例如,我省对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补偿。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西部的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包家乡境内。总面积12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21.2平方公里,缓冲区28.4平方公里,实验区73.4平方公里。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大别山区典型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种类繁多的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同时保护作为淮河流域磨子潭和佛子岭水库的重要水源涵养林。鹞落坪自然保护区,1991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从2005年开始,每年支持一个村,一年5万元,用于生态村建设;鹞落坪自然保护区有生态公益林8万亩,每年给予生态公益林补偿90万元,此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促进保护区的建设,如发展高山水田等,纯收入可达2000元/亩。由于农民收益有了保障,很多农民自愿从核心区、缓冲区内迁出。

3、对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对象进行补偿

以合肥六安为例,随着省会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合肥的饮用水主要依赖于皖西大别山区水库的优质水源。合肥市坚持对皖西地区涵养水源所作的贡献给出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增强了六安地区进行水资源保护的经济实力。

二、实施综合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建议

1、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其一,公众对生态系统的价值认识仍然不深刻。在狭隘的效益观念下,人们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不是忽视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被动地去修补生态危机带来的漏洞。其二,公众对生态补偿的认识仍然很片面。很多人认为保持生态系统服务是政府的事情,或者只应该由破坏者来负责,而没有认识到生态补偿应该是全社会范围内的补偿,应该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原则,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要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赔偿相关损失,支付占用环境容量的费用;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有责任向生态保护者支付适当的补偿费用。

2、建立多元化补偿方式。目前生态补偿投入主要以国家为主。可以根据生态保护的事权责任关系,设立“生态补偿与生态建设基金”,融资渠道既可以是政府财政资金,也可以是社会资金。对于一些受益范围广、利益主体不清晰的生态服务公共物品,应以政府公共财政资金补偿为主;对于生态利益主体、生态破坏责任关系很清晰的,应直接要求受益者或破坏者付费补偿。总的来说,区域间要加强以下几种补偿方式:一是要落实好政策补偿。生态效益受益地要制定有关政策来作为对生态效益产出地实施补偿的制度保障。二是资金补偿。生态效益受益地对生态效益产出地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叁是智力补偿。补偿者开展智力服务,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培养受补偿地区或群体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输送各类专业人才,提高受补偿者生产技能、技术含量和管理组织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各种补偿方式之间的相互匹配与组合,使区域间生态补偿方式多样化。

3、完善现行财税政策。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例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政策,计税依据是销售量或自用量,而不是开采量,客观上鼓励了公司对资源的滥采滥用,造成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综合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公司生产成本,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产物的开发和生产方式。一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成本核算制度,将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破坏恢复成本纳入资源产物的价格;二是建立公司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叁是建立环境资源与生态占用的有偿使用制度,将排污权等环境资源与土地森林等生态占用作为生产要素纳入产物成本,并通过阶梯价格和市场交易制度,激励公司开展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经营方式,以持续减少环境资源消耗与生态占用。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