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

公告
查看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员风采
民革安徽省2014年度学习实践活动优秀党员之李东:九国外语写就传奇人生

浏览:2724&苍产蝉辫;发布人:宣传部&苍产蝉辫;2015/07/30/9:38

    李东,男,45岁,肢体残疾,汉族,民革党员,大学本科(法学学士),现任安徽省蚌埠市政协文史委兼职副主任、市第五届和第六届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市第十二届和十三届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常委。

    李东20余年如一日,通过刻苦自学和虚心请教,熟练掌握了英、日、法、俄、德、韩、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九门外语。他自强自立,自主创业、乐善好施的先进事迹多年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强烈反响,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安徽卫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羊城晚报》、《团结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南京《莫愁》和长沙《时代邮刊》杂志等全国五十多家新闻媒体多次连续报道。

    李东先后被中央文明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安徽省人民政府分别授予“中国好人”、“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优秀个人”和“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被共青团安徽省委、省人事厅、省劳动厅、省总工会、省残联分别授予“省十大青年兴业领头人”、“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再就业带头人”、“省读书自学成才者”、“省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安徽省文明办评为“月评十佳”安徽省江淮志愿服务个人典型;被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评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优秀党员”;被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授予安徽省首届“书香之家”。先后被中共蚌埠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授予“市十大杰出青年”、“市劳动模范”、“市政协推进再就业工程系列活动先进个人”“市优秀政协委员”、“市政协特殊贡献奖”荣誉称号,被中共蚌埠市委统战部授予“蚌埠市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上天赐予人类第一种光芒——阳光,人类又创造了第二种光芒——灯光,然而这两种光芒从来就不足以照耀和温暖人类生活的全部,所以,我渴望第叁种光芒——道德意志之光。在这种光芒的指引下,我超越了自卑,跨越了死亡,经历了我人生的叁大洗礼:血洗人生(血代表代价)、泪洗人生(泪代表情感)、汗洗人生(汗代表劳苦)。

                                              ——李东

(一)

    1970年严冬,李东出生在安徽蚌埠一个农村家庭,他七个月大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并落下左腿残疾。儿时的李东一直由农村的外公外婆带大,当他10岁时才从乡下回到蚌埠,但早已超出了上学的年龄,父亲便让他直接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读。当时父亲一再鼓励他,好好读书考大学是将来唯一的出路。于是,李东把读书化为一种动力,通过其他方面的成功来弥补心理和生理上的落差;他加倍刻苦努力,把本属于该玩的时间全用在了学习上。到初三上半学期时,他便自学完了高中的所有课程,并发表了数学中对于导数的论文,在参加省、市级的各门学科竞赛中崭露头角,屡屡获奖。在班主任和同学们的眼中,李东无疑是北大和清华的苗子。

    1985年6月,李东参加中考超出省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几十分的好成绩,但却因为腿部残疾而不被录用,无奈之下他上了本市一所职业中专,他的大学梦也就此破碎了。

    1988年7月,李东中专毕业后,由于学校和联办单位不兑现承诺,不给他们这届毕业生进行分配,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家待业。那时他少有欢乐,唯一能够安慰他的就是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这是他当时不宁和暗淡生活中一朵温馨的火花。凭着这朵火花,他以尚未成熟的思想领略着人世的干枯,领着他去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

    命运似乎发生了转机。就在李东为了找工作而一筹莫展的时候,蚌埠市人事局要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一场招干考试。他以为这是上帝在为他关上了门之后又给他打开了一扇窗,所以他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终于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取得第7名的好成绩。他心中那个编织了许久的蔚蓝色梦想开始升腾起来。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当他带着成功的喜悦去参加面试时,主考官给了他一句冷冷的话:“我们不招收残疾人,你可以出去了。”这句话对他来说如同五雷轰顶,让他对世界顿时感到绝望,黑暗、死寂……万般滋味无法言表。每个午夜,他都会泪洒枕巾,从痛苦中醒来,在黑暗里呆呆地睁着双眼,觉得他的未来犹如这漆黑一片的漫漫长夜,没有光明没有色彩,那个冬天格外冷,接连下了三场大雪,把他对生命和生活的热情和渴望也彻底冻结了。整整半年时间,他感觉不到世界的存在,看不到家人关注的目光,只有刻骨铭心的痛。

    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选择是就此放弃,还是忍痛前行,奔向梦想的终点。

    一天,李东路过一个旧书摊买了一本“食指”诗人的诗集手抄本,其中一首诗深深感染了他:“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现实人生的遭遇似乎催发了李东的早熟,他默默忍受着这一切,但内心深处却萌动着一股与命运博弈的力量。李东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不幻想幸福,也不期待奇迹;我头顶上是一片雾霾的天空,可是我下定决心,要用爱去创造那一缕风和一片云。”

(二)

    1989年3月,又是一场漫天大雪。在李东度过了一个忧心如焚的春节后,父亲突然把他叫到身边说:“今天送你三件礼物:一双新雨靴,人的一生风雨坎坷,但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走;一块手表,要秒争寸阴,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一辆旧自行车,要战胜自我努力前行……”

    为了生活,李东到了一家贸易公司做送货员,每天踏着三轮车在大街小巷风里来雨里去。那时候他常常这样告诫自己,李东,你在这个城市里面真的是依无所依,你有的只是你自己,你什么都没有,你所能做的就是单枪匹马的在这个社会上杀出一条路来。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于独立,对于自由,对于梦想,对于勇气,对于坚韧,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思前想后,他暗下决心:要用知识驱除心中的黑暗,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马克思有句名言: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面对现实,他冷静地思考这个时代发展的态势,结合自己的情趣、爱好和健康承受能力,决定走外语自学成才这条道路。

    意大利语清新温柔,法语优雅悦耳……他觉得学习语言是美的享受。为了学习外语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外语自学上,把所有的工资也都用来购买各类书籍和外语磁带上。听到哪位外语老师教的好,便登门拜师求以指教;听到哪儿出版了一本好的外语工具书,便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它买到手,寒暑不误,专心攻读。为了提高听力他拼命地听磁带,没有几年,他就听坏了十几台收录机,听坏的磁带更是堆积如山,写了100多本各类外语笔记。多少个365天,多少个日日夜夜,可算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这样,李东十几年如一日,在一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经过刻苦学习,不仅掌握了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韩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九门外语,而且还能够从事文学、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门类的创作和新闻写作,此外还涉猎了教育学、经济学、哲学、戏剧、法律等学科的学习。他体验到了知识给他带来的任何别的东西都无法带来的乐趣。

    多年前,李东就预料到在深化改革中公司减员的必然,他左腿有残疾,竞争上岗条件明显处于劣势。他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到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不是吗?因为残疾他失去了所有与健全人公平竞争的机会。然而,正是因为残疾,他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坚强;残疾让他抓住了下岗带来的机遇,使他书写出别样的人生。

    刚一下岗,李东外语的一技之长一时还找不到为社会服务的切合点。但总要生活、生存下去,于是他先在自家门口摆了一个个体书摊,收入虽不算多,以书会友却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在这期间,李东给广告公司作过策划,东奔西颠当过联系广告创意出台的业务员,同时还为别人装裱过字画。也许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慢慢地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1998年3月,李东被蚌埠市五所职业学校、两所高校聘为专业课教师。除了教授外语课之外,同时还担任商品学、公关学、秘书学、财政金融学等课程的教学,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夹着备课笔记在市区的好几所学校间穿梭奔波。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这年春天他开办了一个“李东外语研究培训中心”。为了使自己的外语教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李东便“三更灯火五更鸡”刻苦钻研教研教法,逐渐摸索出了一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灵活多样、重在实用”的教学方法,许多学员纷纷慕名而来。迄今为止,李东培训的学员就有3000多名,经过培训后很多学员顺利通过了各类外语考试,不少学员还被应聘到全国各地合资或外资公司工作,其中有200多位学员已赴英、美、法、日、德及奥地利、瑞士等17个国家和地域深造。

(叁)

    “我的杯子不大,但我用我的杯子喝水”。法国诗人缪塞的一句诗,使李东对人生目标又有了新的诠释:“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李东下岗后创办的“外语研究培训中心”,不仅坚持免费为下岗工人、残疾青年进行外语培训,而且还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谋求再就业的门路。1999年春节过后,李东开通了全国第一条“振兴中华读书热线”,他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下岗的兄弟姐妹:只有自我充电才能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在开通热线的十几年内,李东就义务帮助本市1500多位下岗青工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17年来,他始终坚守着这条“读书热线”,通过他的“现身说法”,许多人由此对生活有了一番新的思考。“读书热线”也成为人们的“心灵热线”。

    李东酷爱读书,平日以读书为乐,但是,他觉得独乐不如众乐,在他开通“振兴中华读书热线”后不久,他就想自己何不办个“私人图书馆”呢,这样既读书交友,又能帮助更多的人读到好书。经过多方努力,2000年元旦,他正式把自己拥有的上万卷藏书的书房改成“私人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无偿地为本市各界喜欢读书的朋友们提供查询、借阅服务。此外他还订阅了30多种报刊杂志供读者阅览。自他创办“私人图书馆”至今,他还陆续向各级残联机构、社区、学校和个人无偿捐赠图书12000多册。

    15年来,李东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私人图书馆”,坚持为读者无偿提供查询、借阅服务。他创办的“图书馆”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读书使人增长知识。李东边读书、边写作,作为自由撰稿人的他接着又创办了自己的写作服务中心。2004年10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报告文学集《品味平淡》, 2005年4月和6月,有关部门分别在广州、蚌埠为他举办了“李东报告文学集研讨会”。迄今为止,李东已在省市及中央报刊发表各类文章1400多篇,达150余万字。他发表了上百篇人物专访和各类新闻稿件,参与了《蚌埠市少数民族史料专辑》、《丹心赋》等书籍的编撰工作,受到蚌埠市政协和中共蚌埠市委组织部的表彰。

(四)

    李东不仅是一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也是一名义务宣传志愿者。2013年1月,由李东本人自发的“中国好人李东的千场励志报告会”正式启动,在历时一年的时间中,他深入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机关,以及工厂、人民团体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人生、社会的感悟作励志报告达150多场,超万人聆听了他震撼人心的励志演讲。

    2013年5月至今,李东还分别走进蚌埠监狱、蜀山监狱等省内多家监狱为在那里服刑的人员作人生励志的精彩演讲,同时继续与一些监狱开展爱心帮教和资助活动,为服刑人员积极改造输送正能量。 他身上散发的正能量,为启迪服刑人员痛定思痛,早日开启通往新生的大门注入了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与亲和力,常常在于凡人小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消除疏离感和隔膜感,最佳的桥梁和纽带,就是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很多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时代楷模等典型人物。平民英雄可敬,凡人善举可学,正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用自己的平凡和义举默默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言行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他们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在树起一座座价值丰碑的同时,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群众的内心深处,让群众切身感受并认同核心价值观,并升华为一种踏实、坚定的价值追求,从中获取前行的力量。

    李玉兰是蚌埠市全国首届道德模范,2008年10月,李东以此撰写了第一部大型报告文学《平凡的人,博大的爱》。2010年1月,他又撰写了第二部大型报告文学《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讲述的是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安徽省六安市何涛,抛别大上海优裕生活、扎根大别山区、六年多来精心护理瘫痪妻子的感人事迹。通过对两位全国道德模范近距离的采访,李东深深地领悟了道德原来就是崇尚美的精神、自强不息之光的聚焦。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两部报告文学均被收录在中央文明办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出版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大爱无疆》和《中华高歌》里,时任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为此书作序。

    逝者如斯,不觉间李东现已到了不惑之年,愈发感到时间的紧迫。他说,唯有只争朝夕不断进取,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生命的价值。同时他坚信,世间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唯有不断追逐梦想并不畏艰辛的人,才有可能把自己的生命轨道设计得更加完美。

(五)

    2008年12月李东当选为蚌埠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他的就职演说十分生动精彩:“英国有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他的全身瘫痪躺在轮椅上,只有眼球能动、大脑能想,他曾用他的模拟发声器说了一句话:‘如果谁能给我正常人的生活,我愿把我的所有才华,所有的财富都送给他’。这就是一个世界顶级科学家对做一个健全人和过健全人生活的渴望与向往。尽管很多残疾人不能用这样有哲理的语言去表述他们心中的想法,但他们的心情是相通的。”

    李东上任后,首先注重培养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引导和帮助他们在思想上解负、心理上解压、精神上解困、生活上解难,李东通过不懈努力聘请到了两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对残疾人朋友长年义务进行心理治疗与心理康复,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李东四处奔波,又聘请了专业律师无偿为全市贫困残疾人法律维权。为了让盲人朋友出行更加方便,李东整整半个月足不出户,刻苦自学终于学会盲文,并使用盲文撰写了全省第一份盲文提案《对于在蚌埠市主要路段增设盲文站台的提案》,受到了市政协的高度重视。为了增强中小学生对无声世界的了解,增进他们与听障小朋友的沟通,旨在对手语的推广和普及,李东主动向本市特教中心的老师虚心学习手语,从此他便经常深入到中小学,为孩子们教授别开生面的“中国手语”课。为了能提出前瞻性、建设性意见,作为蚌埠市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的李东,深入基层,走访群众,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经过人生的磨砺,如今在李东的人生字典里已彻底去掉了放弃、无奈、无望、退却和不能够、不可能、不会发生等颓废的词语和短句。他坚信,每一次失败都增加了成功的胜算,每一次否定都是肯定的砝码,每一次不幸都预示着明天的好运。展望未来,李东充满激情地说:“只有经历过黑夜,才能欣赏到白昼的明亮;只有含泪播种,才会微笑收获。”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