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8日上午,在安徽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民革合肥工业大学支部主委邓玉代表民革安徽省委作题为《节能减排是打造创新型生态强省的当务之急》的大会发言。
2015年12月23日,安徽省首次拉响了重污染天气省级预警。民革安徽省委认为,面对雾霾,既要预警,更要从源头上防控。要想有效驱散雾霾、共享绿色江淮美好家园,首先需要紧紧抓住节能减排这个“法宝”不放松,加快建设创新型生态强省。
为此,民革安徽省委建议,调整政策导向。改革考核和选拔机制,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将环境污染作为考核政府官员绩效的一种方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设置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标。提高产业转移的环保门槛。结合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特点,接受那些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及形成的产业和公司,把它内化为自身的生产要素,实现经济崛起。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进煤炭净化技术创新,促进低碳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鼓励煤炭行业节能,提高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沼气、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各种低碳或无碳的绿色能源;将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于能源行业;降低能源行业本身能源消费,减少碳排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巩固农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技术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第叁产业,尤其要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鼓励服务创新。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省有关部门和各地要进一步促进高耗能工业公司加强技术改造、推进节能降耗、提升盈利水平。结合我省已制定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利用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手段对高碳产业进行改造。对高能耗公司要监督其在日常生产中对能源的管理工作,设计出在线监控系统,建立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完善金融、财税投资、行政管理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领域重点公司、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通过市场融资、政府引导的方式设立创投基金和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和工程;由政府首购和订购重大创新产物,加快节能减排、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新推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资源环境交易机制、协同整治地区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手段市场化。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对节能、减排领域重点项目和工程进行重点扶持,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中小公司技术创新,同时对创新成果转化给予扶持。健全节能标准化管理机制。创新节能标准化管理机制,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强化节能标准实施与监督。完善标准体系。实施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形成覆盖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标准体系;实施节能标准化示范工程;推动节能标准国际化。强化标准实施。加强政策与标准的有效衔接;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将强制性节能标准实施情况纳入地方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强节能监察力度。建立科技政策创新机制,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力度,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支持科研单位、高校和公司开发高效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产物。培育低碳技术科研和产业化基地。政府要直接参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此外,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厉行节俭、推广低碳消费模式。各级政府部门要遵守《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对办公场地进行改造达到符合节能要求的标准。制定《节能产物政府采购实施办法》。推广无纸化办公。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监督管理。其次要发挥群众力量,引导公众生活低碳化。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活动,提倡勤俭节约。建立完善的低碳消费制度体系。加大低碳化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
(宣传部)(图片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