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

公告
查看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革要闻
夏涛:庆幸赶上好时代

浏览:1713&苍产蝉辫;发布人:宣传部&苍产蝉辫;2018/12/19/9:36

夏涛在民革安徽省第十叁次代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

    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荡气回肠,中国由一个有着7.7亿贫困人口、经济濒临崩溃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我们身处这场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的伟大变革中,既是这篇伟大史诗的亲历者、书写者,也因这场变革而改变了命运。
    改革开放前,我随父亲在安徽省滁县沙河集生活。小镇的生活清静而平淡,我的中学生活却悠闲又有趣,平日里学习任务很轻,有充足的课余时间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也阅读了大量课外书籍。每逢周日,不是陪父亲到乡下钓鱼,就是同姐姐一道去山上砍柴拾草。那个年代的学校不怎么上课,经常“开门办学”,要求我们学农、学工。我选择了学电工,除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外,主要是为了中学毕业后好接父亲的班,当一名邮电工人。上学之余,除了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我就是忙着“赚钱”,暑期经常到建筑工地干些搬砖和泥的临工活,或与同学们结伴上山捉蜈蚣卖钱,虽说没少吃苦受累,但我的学费以及买书、买零食的钱,都可以靠自己解决了。本以为,就这样熬到高中毕业后直接进邮电局工作,谁知改革开放一夜春风,让我重拾书本,准备高考了。  
    我至今记得,1978年那段紧张而又难忘的复习备考时光。1977年冬,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570万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走进考场,走向他们人生的转折点。而对于当时即将进入高二的我而言,连硫酸分子式咋写都不会。
    其实,鉴于我当时的学业成绩,想上大学几乎是一种妄想,父母也没有指望我能考取大学。可是在恢复高考的带动下,全国掀起了一股求知学习的热潮,也唤起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听着老师讲述已经考上大学的师兄师姐的奋斗故事,我的心里除了羡慕,也催生了学习动力,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元年!这一年,新中国迎来30 岁生日,“而立”之年的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的改革开放的号角下,挣脱文革“左倾”僵化思想和“两个凡是”的羁绊,勇敢迈步向前。荡气回肠的中国蜕变由此拉开序幕。
这一年,中国高考步入正轨,试卷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生向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体过渡,时间定为7月7&苍产蝉辫;日至9&苍产蝉辫;日……这一年,我成为万千赶考学子中的一员,怀着忐忑的心情和美好的憧憬走进考场,迈向前途和命运的转折点。
    我是幸运的,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得以参加高考,且如愿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随后的阴差阳错,使我与茶学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磨砺成就了现在的茶学学者。回首那个年代,对我来说是生活的历练,虽然苦,但是苦过之后就是回甜。
    其实,我当初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并不了解茶学专业,倒是由于平日喜爱舞刀弄枪,故首选的是安徽工学院铸造专业。但是,父亲因为工作关系,与文革中下迁至我们镇上办学的安徽农学院滁州分院的一些教职工相识,对茶业系的实力有所了解,对农学院踏实朴素的学风也非常欣赏,于是,一力把我拉入了安徽农学院茶业系。
    大学期间,我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心气也高,而且一心想着跳出“农门”,不想当“茶农”,肤浅地觉得这小小的一片茶树叶实在不值得去研究。1983年大学快毕业时,我没有咨询老师,自己决定报考北京农业大学知名教授阎隆飞的生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尽管考研成绩非常不错,但定位太高,好高骛远的结果就是惨遭滑铁卢。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此次从茶学专业“出逃”未果后,却因学业成绩优秀,被留校在茶业系任教。留校后心里多少有些不甘,仍不打算与茶叶打一辈子交道。当时正值国内高校兴起出国留学热,于是我在工作之余潜心学习外语,考过TOFER、GRE,给国外多所高校发了留学申请函。可就在联系出国手续的关键时刻,挺棒的身体却出了意外,不得不放弃出国念想。随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边教学生制茶品茶,一边了解茶叶、研究茶叶……对茶学的感情也从抗拒到摇摆不定,最后矢志不渝。
    在从事茶学教学科研、服务茶产业过程中,我渐渐感到,尽管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资源丰富、茶叶品类繁多,但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茶叶加工则大多停留在作坊式手工制茶或单机作业阶段,技术水平和卫生条件难以满足茶叶质量安全要求。因此,自2004年开始,我所在的茶学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研发,从此开启了我国茶叶大规模连续化、清洁化加工的先河。茶叶清洁化自动生产线的诞生,彻底颠覆了我国传统茶叶加工方式。其后,我们又相继研建了多种名优绿茶和祁门红茶清洁化生产线,不仅整体提升了我国茶叶加工现代化水平,改写了传统名优茶只能依靠手工配合单机加工的历史,而且使茶叶品质大幅提升,茶叶质量安全得到保证,生产效率也比手工制茶提高了几十乃至上百倍,研发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

指导茶叶生产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科研能力,1994年我考入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制茶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四年里,我痴迷于对茶叶的研究,实验室里刚从日本引进的高精尖设备让我爱不释手。那时候,我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全泡在实验室里,生生吃透了几本厚厚的英文版仪器操作说明书,硬是把那些进口设备玩得得心应手。读博的4年,形成了我的科研思维,提高了科研能力,为后来从事茶叶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爱喝茶的人,最爱的是茶叶的“苦涩”对味蕾的冲击以及之后的回甘,这是茶叶里的多酚类物质起主要作用。多酚占茶叶干物质含量高达30%以上,在植物王国里独此一份。茶树体内为何合成积累如此多的多酚?其代谢途径是什么?哪些关键基因和酶在起作用?这一连串科学问题不仅是我很好奇,更是国际茶业界同行们最为关注并长期未能破解的难题。
 
科研工作
 
    2005年,我从国外研修回国,便把多酚物质的代谢和调控选作基础研究的主攻方向。10多年来,我带领研究团队围绕茶树多酚物质的酰基化、糖苷化、聚合反应等展开系统研究,进一步探明了多酚类物质的合成途径,找到了茶多酚重要组分酯型儿茶素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和基因。特别是酯型儿茶素合成关键酶的发现,在国际茶学界是首次,这项研究成果为特异性茶树品种选育及茶叶品质提升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如果说1994年考上博士,对提高我的科研能力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这一年我的另一个重大决定,则完全改变我的人生轨迹,那就是申请加入了民革组织。
    之前,我对民革一无所知,也从未想过会加入民革。但是,我的老师、茶业系原主任,时任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副主委的林鹤松教授和民革安徽农学院支部杨承振主委“三顾茅庐”,到我居住的青年教师筒子楼动员我加入民革,他们的真诚让我十分感动,也盛情难却。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各民主党派组织活动完全停止。而改革开放后,统一战线工作逐步进入新阶段,形成新格局。中国共产党对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八字方针”重新确立,并发展成为“十六字方针”。198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第一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发布了《中共中央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第一个全面系统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在新时期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各民主党派恢复了组织活动,工作日益活跃,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党派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现在是民主党派发展的大好时期,民革需要你这样年轻有为的学者来壮大我们的队伍,希望你能认真考虑,加入民革,成为我们中的一员……”两位前辈的谆谆劝导言犹在耳,去浙江读博前,我向民革安徽农学院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常常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个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的好时代。我30岁出头加入民革,其后多年,在中共党委、统战部、民革组织的培养教育、民革前辈的悉心教诲、机关干部和民革党员的帮助支持下,不断成长进步。2002年,40岁的我首次进入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领导班子,当选为民革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委;2007年当选为民革安徽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委;2012年再次当选为民革安徽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委。
    从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一个醉心科研的学者,变成民革省级组织的一把手,角色的转换对我来说是一个困难的挑战。但是,身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最不缺的就是执着和韧劲。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生命线。当选主委后,除了不断加强党派自身建设外,我一直着力紧抓参政能力建设。
    2015年,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将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两项职能,拓展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三项基本职能,这是多党合作理论的重要创新,更加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然而,随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舞台的不断扩大,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让我常有如履薄冰之感。
    过去,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任务就是准备每年的两会提案议案。政协大会上,八个民主党派相继作口头发言,大家展示的机会均等。如今,除了两会,每年还有很多的政党协商、政协协商会议,各党派之间也不再讲平衡,而是以参政议政成果的质量论“英雄”。各党派纷纷发挥聪明才智,铆足了劲争上游,这让每次协商会都第一个发言的我“压力山大”。
    参政议政的“舞台”已经搭建,如何提高全省民革各级组织和党员的参政议政能力,达到会协商、善议政?我想,抓机制、建平台、带队伍,至关重要。
    抓机制,就是形成良性参政议政机制,先后出台参政议政成果奖励办法,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评优、奖励办法,专门委员会工作暂行办法及调研工作规程,集体提案产生办法等一系列规定,推进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建设,使参政议政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建平台,就是加强专委会建设,让社会法制、祖统、三农、经济等方面人才,通过专委会发挥作用。并且,坚持每年召开参政议政专题常委会议,开展民革界别政协委员和专委会专题调研、与市级组织联合开展课题调研等,集聚全省民革集体智慧,打造精品成果。
    带队伍,就是健全人才吸收发现机制,完善培养激励机制,建立上下内外联动机制,解决有人干事、能干成事、高效干事的问题。把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党员吸收进人才库,发挥骨干党员的积极性和专业特长,形成相对稳定的参政议政队伍。
    在2010年召开的安徽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我代表民革安徽省委所作的大会发言《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受到了与会委员的高度评价,新华社以《城乡一体化不等于‘城乡建设一样化’》为题进行专题报道。这个大会发言,从调研、撰写到出台,汇聚了省市级组织和民革党员中农业专家的智慧和力量,获得了很大的影响,也充分体现了省委会参政能力建设的成效。

 
 
开展调研
 
    2016年10月,我带领全省民革各市级组织和省直基层组织负责人前往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李桥村,进村入户走访贫困户,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这是省委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常委会议的内容之一。围绕一个热点问题,集中力量开展调研,召开专题常委会议交流研讨,信息共享,成果共享,是我担任主委以后一直坚持实施的行之有效的参政议政举措。
    多项措施并举,多方正能量聚集,使我们的调研有深度、建言有力度,多篇提案、多条建议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关注,为中共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17年5月,我再次当选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主委。担任主委的这11年,一步步走来,我亲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发展,民主党派的地位、职能、作用的巨大变化,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唯有尽心尽责,扎实工作,才能不辜负组织与党员的信任和期盼。
    1981年,北大学子在知悉中国男排首次冲出亚洲、中国女排第一次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时,不约而同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并成为引领那个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如今,身处这伟大而壮丽的新时代,站在新的起点“再出发”,我已不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更为波澜壮阔的航程中,即使不能勇立潮头,也要以弄潮儿的担当和勇敢,跟随时代的脉搏有力跳动,凝心聚力、团结一致,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篇章而不懈奋斗。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

关注微信公众号